历史的合力多次显示:语言就是胜利者的方言,谁的拳头大,谁先说话。这句在陶敏博士看来充斥着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话,却得到了学者史双元先生一定程度的认可。因为主流文化对支流文化不同程度的挤压,方言存在的必要性也一直了不少文化届人士关注的问题。"有效就要伤感情,不伤感情就会低效"。这样的道理在语言的学习中是否也具有现实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更喜欢、更擅长用自己方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方言还有没有存在必要性?您曾经遇到的最难懂的方言是什么?设定严格的标准语言是有必要还是吹毛求疵、追求利益?一直以来网上都不乏"某某话,差一票当选普通话"的帖子。方言和语言,有何共性又有何不同?学者史双元博士、陶敏博士和主持人谢欣倾情奉献全新文化时评节目《文化苦丁茶》。本期话题:你的方言,到底还能生存多久?READ MORE文化苦丁茶:真大师该有什么“范儿”
文化苦丁茶 - 真假大师
文化苦丁茶:世界变化快,我想慢下来
文化苦丁茶——吃的文化
文化苦丁茶:土豪,我们还能做朋友吗?
文化苦丁茶 - 美人啊,你的标准是什么
文化苦丁茶:诗歌“死了”吗?
Source: sbs manda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