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7.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8千字
字数
2013-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日虽互不信任,但也要彼此摸底。这是隔海相望的一次“国民谈心”,作者真正探究到了中日文化的精髓,并实现了有趣的跨文化比较。
内容简介
《中国缺什么 日本缺什么》是一个日本学者对中日国民性进行观察的反思之作。作者指出:中国缺少优质的服务、缺少细腻的技术,中国人仍然很不团结;日本缺少责任心、缺少广阔的视野,日本的后继力量堪忧等。近藤大介在中国居住多年,他将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娓娓道来,既非尖锐批评,又非一味吹捧,幽默与自嘲中多带诚恳,此种“诚实的尴尬”难能珍贵。我在中国居住多年。如果说日本是我心中‘最温柔的部分’,那么中国也是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有一个中国妻子,更多时候,我享受着她对我的‘中国式管理’,至今,我们仍然彼此爱慕如初恋,我们知道彼此拥有什么;我们也时常如两面镜子,通过对方照出自身所缺。”——近藤大介
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中国缺什么:优质的服务
首都机场的“中国脸”
“这里就像不是在地球上一样”
北京竟然成了我的工作地
最引以为豪的“日式服务”
一个日本快递公司的传奇
服务是一种哲学理念
第二章 日本缺什么:责任感
花很长时间决定一件事,好还是不好?
可怕的“日本病”
“从天而降”的日本天皇
“逃避责任”,会误国,也会误民
第三章 中国缺什么:协调一致的团结精神
生活在中国人的圈子里
中国人的“非正常关系”
面试遭遇到了“官二代”
中国老板们的“致命伤”
第四章 日本缺什么:年轻人的力量
老人唱起了“主角戏”
街头正消失的年轻能量
老人才有购买力
逝去的20年,失去的年轻人
灾难让日本变得更糟糕
韩国帅哥夺占上风
第五章 中国缺什么:细腻的技术
“若古代有诺贝尔奖,中国年年都会得”
中日的技术差距有多大?
优衣库的传奇
中国技术的明天在哪里?
第六章 日本缺什么:广阔的世界视野
棒球选手“变身”为财务大臣
封闭性是日本的致命伤
中国像男人,日本像女人?
后记 日本是反面教材吗?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43个评分
确认
取消
确认
取消
刘五同学
2021-12-24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中国社会与日本社会的小百科全书
作者是近藤大介,是在业内有名气的人,在日本和中国都生活过。整个文章的内容是用逻辑或者说简单的核心串起来的,如果不带着作者写的各个章节的大标题和小标题,那么就觉得这本书是在简单的堆砌一些事实。作者列举的事实都是他自身经历过的,比如他参加很多次达沃斯论坛,在公司做招聘,居住在周围都是中国人的社区(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大部分来中国工作的日本人都是会居住在一起的,很少单独居住)。书中有一些章节,能感觉到作者带着一些很强烈的情绪,当时因为这些情绪,我甚至都不想继续把这本书读完。后来,在强烈压制着自己的情况下读完这本书后,再体会作者当时的情绪,是一种愤恨的感觉,是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哪一个人不喜爱自己的祖国呢?自己之前读过《菊与刀》,算一下时间是有四年左右了,如今再翻看完这本纪实性很强的有关日本,也有关中国的书,感觉还是十分震惊和难以接受。对于中国方面,我觉得比较痛心的是没有很好的团队意识,新员工很不愿意参加新员工会,类似于现在的人很不喜欢参加团建。对于日本方面,我觉得比较痛心的是没有很好的大局意识,日本高层官员敢拿各个部门的一把手的职位,作为维护自己权力集团的武器。无论作者再怎么记录一些事实,以此来呼吁两国的人们,到最后的效果是会怎么样,作者本人在后记里无意中描述了:“井底之蛙” 的岛国国民根本不会去学着理解 “中国式大陆文化”,而大陆文化的中国人也很难理解 “日本式岛国文化”。期待更多的人细心的去了解我们的仇敌,虽然完全没办法化干戈为玉帛,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很值得学习借鉴的。
# 人人都是鉴书官
2
转发同时评论
快速转发
评论
55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确认
取消
斯静
2020-05-21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日式幽默下的细腻观察,什么是关键问题?
全书的行文都带着一种具有幽默感的日式絮叨,非常诚恳地通过具体的事件观察描述出自己对中日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总的来说 “中国缺幼稚的服务、协调一致的团结精神、细腻的技术;日本缺责任感、年轻人的力量和广阔的世界视野。” 一些观点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作者观察中国在向高端技术方面破题挺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抓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从人出发的视角下的观察。在动荡的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大潮中,年轻人完全不像日本 “失去的 20 年” 下产生的安稳保守的 “食草族” 一代,很少年轻人有耐心和毅力在科研的道路上坚持下来,等到研究成果有重大突破的那一天,前方有太多其他的选择。而孕育了很多诺贝尔奖得主的日本,很多的获奖者都是一辈子以匠人精神在一个领域上花上毕生的精力坚守研究。这让我想起了《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对观影者的冲击无疑是会在人生观层面激发的诸多思考和自问,人到底应该选择怎样渡过自己的一生,怎样才算活过了,又给世间留下了什么?这一切的意义又在哪里?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普遍流淌着的焦虑感,大概都是在信息洪流的冲击下,在与他人生活的对比下,迷失了自我产生的。一大帮子迷失自我的人又怎么能做出超越自我的卓越的事情来呢? 我们不能只看到发展,不看到虚假的繁荣,眼花缭乱的应用场景、商业模式,汹涌的创新创业热潮,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改变命运是一回事儿,是否有能力、有定力持续人财物地投入推动世界进步的科技创新是另一回事儿;我们也不能只看到萧条,不看到落寞下的定力,整个社会平静、安逸甚至有些消沉是一回事儿,而有大量受过高等教育,具备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儿的匠人精神的无论是做服务业还是做高科技的民众的存在是另一回事儿。
1
转发同时评论
快速转发
评论
6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确认
取消
祝您好运
2022-05-11 给这本书评了
5.0
务实,精彩。
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
转发
转发同时评论
快速转发
评论
3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查看全部13条书评 出版方 鑫诚文化
营口鑫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数字出版的公司,公司业务涵盖出版、有声、影视、知识付费、新媒体等领域,以全版权、IP化运营为理念,推动全产业链增值服务。公司拥有版权编辑团队,知识付费内容团队,新媒体传播团队,已经建立了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线上线下营销模式,为作者、内容、IP提供更有价值的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