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瓷技艺
锔瓷技艺,西工区市级非遗项目。“锔瓷”是指用金属铜或铁打成的扁平的两脚钉,立面成“凹”形。瓷文化是中国传统工艺和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锔瓷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经历了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六个时期。锔瓷技艺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艺。“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这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
锔瓷的第一步就是找碴、对缝,对破损的瓷器恢复原状,准备修补。第二步是定位点记,根据瓷器的纹饰结构以及样式确定张合位置和位点,以及锔钉数量和位置。第三步是打孔,用金刚钻打孔。第四步锔钉,锔钉制作能体现手艺人的水平,锔钉的韧性和制作锔钉的水平,也决定着锔补器皿的使用寿命。第五步用鸡蛋清和瓷粉调和补漏,防止瓷器漏水。这样,完整的锔瓷就完成了。
锔补修复后的瓷器可以耐受热食的热度而不开裂,如果破了,再用铜丝熔合起来后盛汤水也不会漏。发展至今,锔瓷技艺发生了时代的变化,在锔瓷时添加了符合现代审美的新元素,使锔瓷技艺变得更为灵活和美妙。锔子在器物上成为装饰,与器物融为一体,别有一番韵味,在不同器物上修饰不同的锔子,锔上配以合适的图案,完全就是一种艺术再创作的过程。
原本是为了维护和保持瓷器本身实用功能的锔瓷技艺,跨越了几个世纪传承至今,对中华民族传统民间绝活的传承、中国瓷文化的发展以及考古、修复、古玩古旧瓷器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原标题:《行走西工 遇见非遗 | 锔瓷技艺》
阅读原文